2007年11月25日

三評軟自協之二:評神經中樞

2007/11/25

自從去年 9 月寫了第一評《三評軟自協之一:怎麼會這樣?》之後,就準備寫第二評和第三評,大綱都擬好了,但是辦 11 月的 COSCUP 2006 研討會把我工作之餘的時間吃得精光,就擱下了。研討會結束後為了再給 SLAT 一次機會,要和 SLAT 辦 ICOS 2007 和 COSCUP 2007 的聯合研討會,總不好在與人合作的同時又公開批評,又按了下來。事隔一年,如今 COSCUP 2007 結束了,在一些社群朋友的敦促之下,今天就把這第二評發表出來。

在第一評中,我指出了讓傳承付諸流水辦活動交差了事與社群漸行漸遠這三個從「2006 自由軟體傑出應用推廣選拔大賽」暴露出來的問題。在這篇第二評中,我要指出四個 SLAT 的神經中樞病症:大方針付之闕如理事會頻頻流會理事們理念分歧理事長被動消極。這裡我評論的基本上是第一屆到第三屆的理事會,其實也講到我自己,因為我就在這三屆理事會中,所以這也算是我對自己的反省和批判吧...

四、大方針付之闕如

一個組織,不論是營利的公司、還是非營利的協會/基金會/工會/公會等等,都需要一個願景(vision),如『做出人人可用體積最小的個人 GPS』、『消除對任何族群的岐視』、『讓本公司勞工的權益獲得保障』等等,再依願景、自身的能力、大環境等等因素決定組織的定位,然後訂出階段性的目標(goal),據以執行。有清楚的願景、定位和目標的組織,比較不會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迷失了方向,而在突發事件出現時,也較能找到最適合組織的應變方式。

對於新創的公司來說,願景和定位是創辦人在創立時或創立前就要決定的,再交由經理人來把公司帶到正確的方向。雖然願景和定位在不斷變遷的世界中未必是絕對不可變的,但在任何一個時刻公司都該有個「大方針」,引領大家向前走。

SLAT 的大方針是什麼?

首頁上大大打出來的這二句嗎?(不好意思,那還是我當年寫的...)
  • 以宣揚軟體自由的理念為職志,
  • 以推廣自由軟體與開放源碼的使用和開發為己任。
還是在章程裡明列的宗旨
為基於軟體自由及開放精神,推動相關軟體及其源碼於各方面之應用,並落實資訊分享之理念﹔藉由教育推廣與國際交流等活動,以促進軟體自由社群之發展,進而提昇軟體品質與技術水準,促成軟體發展的健全環境。
(不錯耶!至少現在 SLAT 有網站可以查宗旨這些資料了。)

還是其他?我現在不是 SLAT 的會員,看不到任何內部文件,只能假設大方針會是這兩者之一。

那 SLAT 是否在做任何決策時,會把大方針拿出來,至少參考一下?

這兩年我沒參加 SLAT 的決策過程,也許和以前不同了;我能說的是,之前的幾年在理事會裡討論事情時,極少從大方針或策略面來討論某件事該不該做或該怎麼做,而是任由各個理事依手邊的人脈或出現的機會來提案,理事們再討論。在一個大家都不拿錢做事的組織裡,這樣的情形是難免的,但是一定要時時把大方針拿出來校正所作的決策,不然會逐漸逐漸地變成一個反應式的組織(Reactive organization),碰到事情才來手忙腳亂地反應。主動式組織(Proactive organization)會預先決定好方向、再依出現的狀況微調。

SLAT 基本上是個反應式的組織。反應速度呢?我會在第三評裡講到。

SLAT 如果有大方針的話,應該是上面列出的兩者之一。SLAT 做的事是否符合這些項目?讀者可以自行判斷。

與其說 SLAT 沒有依方針行事,我倒認為 SLAT 根本沒有實際拿來參考用的方針。


五、理事會頻頻流會

SLAT 第一屆和第二屆的理事會是 15 人,所以每次開會要最少要有 7 個人出席才算是有效的理事會。「7 個人不多嘛!」你說。是啊!7 個人不算很多,但有時還是開不成。會是在台北開的,有的理事住新竹或更遠來不了,有的理事工作忙不能來,總之偶爾會湊不齊法定人數,只好聊聊天。聊天其實是很好的,應該多聊聊,因為在第二屆理事會之後越來越多的理事彼此不認識,先不論這樣的理事會能不能有「革命情感」來共同無償地推動一些事情,和不認識的人共同開會作決策就已經非常怪異了...

如果只是偶爾流會也就罷了,在 2005 年某常務理事提案希望擴大成 21 人並廣邀各界人士進入理事會,好像是想增加 SLAT 的影響力之類的。我個人反對,但理事會還是通過了。之後在會員大會也通過了更改章程,正式生效,也當場選出了21 位理事。2005 年底我因為別的事件辭掉了理事,聽其他理事說之後開理事會就幾乎沒有成功過,常常湊不足法定人數。

理事會基本上是社團法人的中樞單位,法人所做的事,最好都由理事會事先同意或事後追認,免得有爭議。理事會頻頻流會,基本上就是說有事情的時候都要靠理事長一人的判斷行事,而且還沒辦法事後請理事會追認,不用想也知道這樣的組織問題很嚴重。

SLAT 章程裡明訂理監事任期是兩年,但是 2005 年選出的第三屆 21 位理事在 2006 年的 ICOS 就改選了,而且又變回 15 人的理事會,見第四屆名單

第四屆的理事長加常務理事共有 3 位在台北,15 位理事中也有 7 位在台北,只要在台北的人能全數出席,常務理事會和理事會都可以到達法定人數,祝第四屆理事會能成功開會囉!


六、理事們理念分歧

SLAT 的問題不是到第三屆理事會才開始的,從第一屆理事會開始,理事之間就存在著矛盾。矛盾有的大、有的小,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是「路線」:有的理事希望 SLAT 要多做事,包括辦活動、研討會(就是 ICOS),以實際的行動推廣自由軟體,讓更多人受益,為了能做事,不惜下海爭取政府的補助;有的理事希望 SLAT 不要拿政府的錢,以保持清高和批評政府的立場。

這兩種不同的做法沒有對或錯,可惜的是,理事之間一直沒有就路線好好地辯論一次,做出結論,然後全力往討論出來的路線上走。結果呢,每件新事情的出現都可能引起內部的激辯,想做事的理事不時會被別的理事套上「想把 SLAT 變成白手套」的大帽子。白手套?那是不是代表有隻黑手伸進去操縱?黑手是誰?

這種事情發生幾次之後,基本上就沒有人想提案做事了,犯不著做義工還被扣帽子吧?也因此 SLAT 逐漸變成「不作為」的組織。不少社群朋友公開問過:「SLAT 做了什麼?」理事們理念分歧是造成 SLAT 無法做什麼的主要原因之一,另外一個原因是執行力,等我的第三評吧!

七、理事長被動消極

SLAT 四屆的二位理事長都是我的好朋友,第一位理事長還是我的老師,所以寫這段文字的心情非常沉重,但還是不得不寫,希望兩位理事長如果看到這一段,能諒解我是對事不對人。

理事長在 SLAT 內部基本上是個被動而消極的角色:不太會主動表達自己想做的事,而是等理事提案出來,如果理事之間有爭議,再出面協調;更不會積極推動事情,而是等理事或工作人員在業務上有困難時,再想辦法解決。

理事長之所以變成這樣的角色,一方面也許是因為正職工作太忙,更重要的應該是因為理事們經常不合,理事長要保持中立和超然的地位。但不可諱言的,這樣的領導風格比較適合一切上軌道的組織,而不是正在披荆斬棘開疆闢土的組織。理應帶著大家向前衝的班長,變成支持班兵向前衝的後勤,班兵之間偶爾還要爭執一下要往哪裡衝,這個班能衝出什麼成績可想而知。

雖然如此,我還是要表達對兩位理事長的敬意。沒有這兩位理事長,SLAT 可能連最基本的行政秘書人力都生不出來;在舉辦前幾屆的 ICOS 時,兩位理事長也不遺餘力找出必要的資源來,社群朋友都該要謝謝這兩位理事長。

結語

理事長與理事會是 SLAT 的神經中樞,但一直到第三屆都有著相當嚴重的問題。第四屆我沒有參與,也沒有什麼二手的消息,不過從 ICOS 2007 和 COSCUP 2007 聯合研討會爆發出來的問題來看,恐怕也是問題重重。

第三評我會從執行面來看 SLAT。

三評軟自協之一:怎麼會這樣?

〔註:這篇文章是我在 2006/9/16 寫在我的個人 wiki 上的,因為主機當掉了,就把內容轉貼在這裡。 - 2007/11/25〕

文/Ping

2006/9/16

這次的「2006 自由軟體傑出應用推廣選拔大賽」原是一件美事,竟然被眾人批評得體無完膚,怎麼會這樣?

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瑕疵,原因很多,但最根本原因是兩個:

  • 之前辦過相同活動,但沒把相關程式和經驗傳承下來。
  • 必需另起爐灶,可是沒投入足夠的人力,為了趕時間而急就章。
從這兩個問題分析,我認為主辦單位 SLAT 犯了三個錯誤:讓傳承付諸流水、辦活動交差了事、與社群漸行漸遠,以下一一說明。


一、讓傳承付諸流水

自由軟體傑出應用推廣選拔大賽的第一次是在 2003 年舉辦的,後來於 2004 年再度舉辦,之後決定選拔大賽(FSSOC Awards)和技術性的自由軟體競賽(FS Contest)輪流隔年舉行,所以第三屆是在 2006 年舉辦。選拔大賽的規則基本上除了評審的組成之外,幾年來都沒有改變,因此只要把之前接受提名、e-mail 確認、徵詢被提名人意願、請評審審查資格、投票等等的程式拿來再用一次,就可以放心整個選拔大賽的程序基本上會以符合規則的方式進行。

2003 和 2004 年使用的程式是唐宗漢(唐鳳)用 mod_perl 寫的,在 OpenFoundry 上留了一個 FSSOC Awards 專案,原始碼可以從 svn repository 下載,2004 年給評審用的 mailing list 也在專案網頁上有歸檔,換句話說,該有的檔案差多不都找得到,剩下的只是弄清楚如何去用這些程式和文檔,這是 documentation 的問題。

在 2004 年辦第二屆時,就已經知道這是個要去爭取經費或募款來持續常態性辦理的活動。然而因為 SLAT 理事的任期是兩年(2005 年選出的理事不知為何是一年),下一屆選拔大賽舉辦時的理事已經是新一期理事會的人了,在下一屆接辦的人不知會是誰的情況下,怎能不趕快寫出一份「如何使用 FSSOC Awards 軟體和相關檔案」的文件,commit 進去 svn repository,供後人詳讀呢?

沒有寫下文件留傳,等於埋下了一顆地雷。這是對歷史不經心、對後人不負責的行為。若是辦一般社群活動的志工這樣子也就算了,有法律地位的社團法人這樣子不做為,造成日後活動的失敗,就是辜負了社群的期望。

歷史和傳承是一點一滴累積的,不花苦工累積,就會一點一滴失去。我認為沒寫文件這件事,只是 SLAT 眾多失去歷史、失去傳承的事情之一;另外一個很明顯的例子,就是 slat-talk 通信論壇資料的損毀。slat-talk 是 SLAT 成立後立刻建立的通信論壇,在上面討論的議題很多,許多人發表了很有深度的談論,也因為是 mailing list,發表人的 e-mail address 每個人都看得到,不太算有匿名性,所以惡意的人身攻擊並不多。現在的歸檔網頁,是從 2006 年 1 月才開始歸檔的,也就是說,2001 - 2005 這五年珍貴的歷史資料,很可惜的,已經遺失了。同樣可惜的是,訂閱者名單也一起失去了。

這樣子維護歷史資料的 SLAT,前幾屆選拔大賽的官方網站 http://fssoc.slat.org/ 會消失也就不意外了吧!


二、辦活動交差了事

這個活動原訂 7 月 8 日開始投票,但拖到 8 月 3 日才公告投票開始,猜測是因為另起爐灶而有所延誤。如果真的要表揚得獎人、讓得獎人有榮譽,在舉辦這樣的選拔時顯然要很仔細,每一個環節都要務求嚴謹,不能讓得獎人被他人懷疑得獎的正當性和公平性。

SLAT 做到了嗎?當然沒有!

誠然,拿到的舊程式是三不一可能的程式:『這個可能是完整的版本,不過不維護、不回答、不技術支援』,因此要讓它運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。但是,出現這個狀況不該讓警鈴響起嗎?沒有程式,選拔大賽程序如何進行?大賽程序無法進行,這個狀況難道不是嚴重的 show-stopper?

那 SLAT 有做什麼事去消除 show-stopper 嗎?看來也沒有!執行者的決定是自己重新練一個程式出來,但從零開始寫出一個完全符合規則的程式,除非是對規則了然於胸的 web 程式高手,不然一定要花上很長的時間。code reuse 是自由軟體的精神和重要原則之一,砍掉重練是萬不得已的手段。個人認為,當事人沒有想清楚,沒有採取消除 show-stopper 最有效的方法。

如果在辦活動時,連 show-stopper 都不儘力處理,那也只能說執行人和主辦單位根本不重視這個活動,並沒有想把它辦得盡善盡美。

這不就是交差了事?


三、與社群漸行漸遠

先講清楚,這裡所謂的「社群」是什麼。我自己對「自由軟體社群」的定義是:對自由軟體有貢獻自己的時間的人,而貢獻的方式可以是寫軟體、譯介面、寫文件、解決他人使用自由軟體的問題、辦推廣活動等等,廣義地說,凡是花時間讓自由軟體更好用或更多人用的人,都算是社群的一份子。

回到問題面來。臨危受命的執行人,碰到不會用但對活動具關鍵地位的軟體,該怎麼辦?

別忘了,這是自由軟體的活動,自由軟體社群和其他技術導向的社群的一個很大的不同,是它的開放性格。所以,不用害羞、不用覺得丢臉,直接向自由軟體社群求救吧!連 linux 裝不起來都能在 freesf.tnc.edu.tw、fedora.tw、BBS 的 linux 連線版等網路空間找到救兵了,apache 的 mod_perl 模組或用 mod_perl 寫的程式裝不起來,當然要搬救兵啊!自由軟體社群中不乏 perl 高手,看到這個活動需要急救,真的會置之不理嗎?或者換句話說,如果求救後,自由軟體社群寧願坐看這艘船沉到海裡去也不出手,不正可以解釋成社群不關心這個活動?真是如此的話... 也許不辦也罷,那至少也比後來的發展好些。

SLAT 有及時向自由軟體社群求救嗎?可沒聽說!

近幾年來 SLAT 因為 slat-talk 的消失和其他原因,平常並不太和社群交流。這也就算了,但是出這種緊急事件也不求諸社群,SLAT 和社群實在是漸行漸遠了。一個遠離社群的組織,不論是營利的公司或是非營利的協會,出面舉辦鼓勵有貢獻的社群朋友的選拔大賽,不很諷刺嗎?

在 SLAT 成立後第一次舉辦的研討會 ICOS 2001 中(喂!研討會的官方網站 http://twopensource.org/icos2001 也連不上了),我給了一場專題演講『社群近況報告 - 軟體自由協會』,向與會的社群朋友宣布了軟體自由協會的成立、以及個人對軟體自由協會的期許,我提出 SLAT 應該是 of the community, by the community, for the community(由社群擁有、由社群組成、為社群服務)的主張。這當然是從林肯大大那兒抄來的,私以為很貼切。雖然必未每個人都同意這個定位,但至少當初 SLAT 和社群是很貼近的。時至今日,不但 SLAT 的理監事會成員和自由軟體社群交集日漸縮小,連行事風格都離社群越來越遠,一嘆!

結語

這是《三評軟自協》的第一評,焦點放在和「2006 自由軟體傑出應用推廣選拔大賽」比較直接相關的三個問題:讓傳承付諸流水辦活動交差了事與社群漸行漸遠。對 SLAT 更一般性的問題的診斷,將會出現在第二評和第三評中。

2007年11月6日

COSCUP 2007 總算結束了

經過將近一年的風風雨雨,COSCUP 2007 總算辦成了,也結束了。

今年的 COSCUP 和去年第一次辦有些不同,但也保持了不少特色,就隨手寫幾條來... :)

  • 乃特大的憤怒: 2006 年因憤怒 SLAT 而辦 COSCUP,2007 年因辦 COSCUP 而憤怒 SLAT

  • 議程平衡:兩年都有 coder/user/promoter 議程,但 2007 年較明顯偏重 coder 部分。

  • 國際:2006 年沒有國際講者,今年有兩位國外講者,分別是 OLPCMike FletcherGoogle 的 Christophe Bisciglia。

  • 對比議程:去年有 Web-oriented architecture 讓各個 web framework 同台較勁,今年有兩個對比議程:Linux-based laptop 與社群有華碩的剛上市沒兩週的 EeePC 與 laptop.org 的 OLPC,大規模運算則有學界(中研院)的 Grid Computing 與業界(Google)的 Cloud Computing

  • 傳統:中文資訊處理的議程算是從 OSW/ICOS/COSCUP 一路下來的傳統,今年不例外。除了輸入法持續有進展外,今年多了搜尋動態組字這兩個新題材,非常有意思。

  • 新加:今年多了嵌入式系統的議程,不過由於聯繫上的未盡完美,有的演講內容可能不如聽眾預期,明年要加強。

  • 社群組織:今年的一大新趨勢是法人!moztw、study-area、tossug 都要成立法人,再加上已經成立的 Wikimedia Taiwan,open source / open content 界看來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狀況。這些組織(或是將成立的組織)都來 COSCUP 介紹自己,可算是歷史性的一刻啊!

  • 最後... iPhone 可以倉頡輸入耶!